韻字:  或選擇韻部:
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(試行稿)

韻字 五絶 730七絶 6837五律 1186七律 1448五排 12 1510四言 203六言 364古風(fēng) 34485樂(lè)府 301 5 396 103辭賦 25琴操 7 64其他 575聯(lián) 505
四衣
陰平  [幾乎,案幾] [衣服] 西 機(jī) 醫(yī) [恨聲] 觿 [蹇也] [以箸取物] [口聲] 榿 [更多…]

詩(shī) 姿 [參差] [言蹇難也] [生息] [穿也,傷也] [偲偲,相切責(zé)也] [更多…]

陽(yáng)平  [跨馬,動(dòng)詞] 習(xí) 級(jí) 覿 [委迤,自得貌] [鼻液] [高麗] [九嶷] [委蛇] [舉目貌。又縣名] [同泥] [相欺也。遺也] [牛黑色] [蘄茝也。求也] 箿 [更多…]

時(shí) 實(shí) 識(shí) [知識(shí)] 執(zhí) 鶿 [水中高地] [更多…]
組詞:詞首詞末
用韻:句末
對(duì)仗:對(duì)語(yǔ)
漢語(yǔ)字典
拼音:zī  韻部:
〈名〉
  • 滋水
    • 滋水出牛飲山白陘谷,東入呼沱。從水,茲聲?!墩f(shuō)文》
  • 一名茲水,今名磁河。源出河北省阜平縣西部南坨山東,今為潴龍河支流
  • 漿,液汁
    • 墨井鹽池,玄滋素液?!?span id="aagj3ki" class='label'>左思《魏都賦》
    • 流光驛驛,甘滋泥泥?!?span id="sehmwre" class='label'>鄒陽(yáng)《酒賦》
  • 滋味
    • 喪有疾,食肉飲酒,必有草木之滋焉,以為姜桂之謂也?!抖Y記》
〈動(dòng)〉
  • 通“孳”。滋生;繁殖
    • 滋,益也?!墩f(shuō)文》
    • 無(wú)使滋蔓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。注:“益也?!?/li>
    • 草木庳小不滋?!秴问洗呵铩っ骼怼?/li>
    • 事滋無(wú)成?!蹲髠鳌は骞四辍?/li>
    • 樹(shù)德務(wù)滋,除惡務(wù)本?!稌?shū)·泰誓下》
  • 又如:滋疑(引起懷疑);滋乳(滋生繁衍);滋漫(滋生蔓延);滋演(滋生演變);滋蕃(滋生繁育);滋茂(植物生長(zhǎng)繁茂);滋碩(竹長(zhǎng)茂盛);滋榮(生長(zhǎng)繁茂)
  • 滋補(bǔ)。供給身體以養(yǎng)分;補(bǔ)養(yǎng) 。如:滋陰(滋補(bǔ)陰虛);滋膳(補(bǔ)養(yǎng)的膳食);滋助(滋補(bǔ))
  • 栽種
    • 播江離與滋菊兮,愿春日以為糗芳?!?a href='Query.aspx?type=poem&id=420' target='_blank'>《楚辭》
  • 又如:滋培(栽培;養(yǎng)育);滋植(培植)
  • 浸染 。如:滋瀝(汁液滲滴);滋液(滲透的汁液);滋穴(噴涌泉水的洞穴)
  • 增長(zhǎng) (今國(guó)之疵,民之病,有滋而無(wú)損焉,烏所謂言之效邪?)——王安石《上田正言書(shū)二》
  • 又如:滋殖(增加;增長(zhǎng))
〈副〉
  • 更加,愈益 ——表示程度
    • 去人滋久,思人滋生?!?span id="uuycvrp" class='label'>魏源《默觚上》
    • 滋可痛已。(更加使人悲痛。可,值得。已,同“矣”。)——孫文《〈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
〈形〉
  • 繁盛;茂盛 。如:滋阜(繁盛);滋盛(眾多;興旺);滋繁(益繁;滋生繁多)
  • 味美 。如:滋美(美食);滋旨(美好的滋味或意味)
  • 肥膩 。如:滋腴(肥膩的葷食);滋膏(脂膏)
  • 臟污,污濁
    • 不獲世之滋垢?!妒酚洝でZ生列傳》
  • 又如:滋垢(污垢);滋泥(污濁的爛泥);滋穢(污穢)
康熙字典古文:????

  • 唐韻》子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津之切《正韻》津私切,??音茲。 (支韻)
  • 水名?!?a target='_blank'>說(shuō)文》水出牛飮山白陘谷。
  • 又霸水之別名。《水經(jīng)注》霸陵縣霸水,古曰滋水。
  • 又蒔也,長(zhǎng)也,益也。《書(shū)·泰誓》樹(shù)德務(wù)滋。
  • 又液也?!?a target='_blank'>禮·檀弓》必有草木之滋焉。
  • 又多也,蕃也。《左傳·僖十五年》物生而後有象,象而後有滋。
  • 又滋味也。《禮·月令》薄滋味,無(wú)致和。
  • 又濁也?!?a target='_blank'>左傳·哀八年》武城人拘鄫人之漚菅者曰:何故使我水滋。
  • 又與孳孜通。
  • 又通作茲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賦斂茲重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疾之切,音慈。 (支韻)
  • 水名,出高麗山?!?a target='_blank'>山海經(jīng)》高是之山,滋水出焉。
説文解字  

清代 段玉裁《說(shuō)文解字注》

益也。艸部茲下曰。艸木多益也。此字從水茲。爲(wèi)水益也。凡經(jīng)傳增益之義多用此字。亦有用茲者。如常棣、召旻傳云。兄、茲也。桑柔傳云。兄、茲也。衹是一義。從水。茲聲。各本篆文作?、解作玆聲。誤也。今正。說(shuō)詳四篇下玆篆下。子之切。一部。一曰滋水。出牛?山白陘谷。東入呼沱。此謂水名也。地理志。常山郡南行唐牛飲山白陸谷。滋水所出。東至新市。入虖池水。南行唐故城??今直隸正定府行唐縣縣治北。新市故城在今正定府治西北四十里。一統(tǒng)志曰。滋河源出山西五臺(tái)縣畍。東南流逕正定府靈壽縣北、行唐縣南。又東厯正定藳城二縣北、無(wú)極縣南。又東北入定州深澤縣畍。古與滹沱合流。今折而東北、與滱沙二水合。不入滹沱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