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韻字:  或選擇
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
韻字 五絶 1876七絶 17091五律 12105七律 20846五排 874七排 129 4064四言 155六言 322古風(fēng) 5384樂府 358 18 513 141辭賦 19琴操 11 60其他 495聯(lián) 296
十一尤平聲  優(yōu) [夫不。又未定之辭也] [綢繆] [浮漚] [未定之辭也] 區(qū) ? ? 調(diào) [朝也] [把也] 絿 ? 餿 ? ? ? ? ? [音求]? [龜茲,國名] [木薪] ? ? ? ? ? ? ? ? ? ? 瀀 ? ? ? ? ? ? ? [更多…]
組詞:詞首詞末
用韻:句末
對(duì)仗:對(duì)語
漢語字典
多音字辨析:
僂 麌韻,上聲 (lóu):音縷。僂句?!蹲髠鳌ふ讯迥辍逢罢巡鐣x,臧會(huì)竊其寶龜僂句。宥韻同。
僂 尤韻,平聲 (lǚ):音樓?!墩f文》尪也?!读鶗省非骋?。別作瘺。
僂 宥韻,去聲 (lóu):僂佝,短丑貌。麌韻同。
繁體或異體字:
拼音:lóu  韻部:尤、麌、宥

  • 1. 〔~儸〕a。干練;機(jī)靈。b。指綠林或盜賊的部下、仆從。
  • 2. 〔佝(gōu)~〕見“1”。

拼音:lǚ  韻部:
〈動(dòng)〉
    (形聲。從人,婁聲。本義:彎腰)
  • 同本義
    • 僂,尩也?!墩f文》。按,《白虎通》:周公背僂是為強(qiáng)后。此字本訓(xùn)背曲。
    • 僂者不袒?!抖Y記·問喪》
    • 見疴僂者?!肚f子·達(dá)生》
    • 行步俯僂?!稘h書·蔡義傳》
    • 再命而僂?!?a href='https://cnkgraph.com/Writing/1309965' class='poemCommentLink' target='_blank'>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
    • 僂巫跛覡?!盾髯印ね踔啤?/li>
    • 正考父一命而傴(曲背),再命而僂(彎腰),三命而俯,循墻而走,孰敢不軌!——《莊子·列御寇》
    • 同行則僂身自卑。——《后漢書·鄧后傳》
  • 又如:僂背(弓著背);僂僂(弓身貌。形容恭順);僂行(曲背而行。形容衰老);僂步(駝著背走路);僂人(曲背的人。借指老人);僂身(彎下身子);僂俯(彎下身子,表示恭敬)
  • 泛指彎曲
    • 雖有圣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?!盾髯印と逍А?/li>
〈名〉
  • 駝背的人
    • 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?!?span id="qcmffo1" class='label'>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
    • 使禿者御禿者,使眇者御眇者,使跛者御跛者,使僂者御僂者。——《谷梁傳》
〈形〉
  • 疾速,速度快
    • 夫人不僂,不可使入?!豆騻鳌?/li>
康熙字典

  • 廣韻》落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郞侯切《正韻》盧侯切,??音樓。 (尤韻)
  • 說文》尫也。《六書故》曲背也。別作瘻?!斗Y梁傳·成元年》曹公于手僂?!痘茨献印さ匦斡?xùn)》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?!栋谆⑼ā分芄硟E?!?a target='_blank'>莊子·達(dá)生篇》痀僂承蜩。
  • 又屈也?!?a target='_blank'>荀子·儒效篇》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  • 又曲薄曰聚僂?!?a target='_blank'>莊子·達(dá)生篇》聚僂之中,則爲(wèi)之。《註》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??郞豆切,樓去聲。 (宥韻)
  • 僂佝,短醜貌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??隴主切,音縷。 (麌韻)
  • 義同。
  • 又僂句?!?a target='_blank'>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臧昭伯如晉,臧會(huì)竊其寶龜僂句?!对]》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  • 又《韻會(huì)》龍遇切,音慮。
  • 義同。
  • 集韻》作軁。
説文解字  

清代 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
厄也。大徐本作尩也。非是。尩與僂異疾。小徐本作厄也。近是??贫颉⒛竟?jié)也。厄與僂雙聲。人背之僂。有似木之科厄。晉語注曰。戚施、僂人也。左傳昭四年注。僂、肩傴也。穀梁傳跛僂並言。管子云??嗨6鄬蹬c傴人。然僂不得訓(xùn)尩明矣。公羊傳。夫人不僂。不可使入。何云。僂、疾也。齊人語。夫人稽畱。不肎疾順公。荀卿書亦兩言僂訓(xùn)疾。按此爲(wèi)婁之假借字。婁卽屢。與驟通。驟訓(xùn)數(shù)。亦訓(xùn)疾。○又按大徐作?也。葢?是曲脛之名。引伸爲(wèi)曲脊之名。所以?必釋爲(wèi)?曲脛?wù)摺S善渥肿??。從大而偏曲其足。故二疾不妨同名。下文曰周公韤僂。葢?者亦得謂之僂。周公之脛不無少曲。疑大徐本爲(wèi)長(zhǎng)。甲戌二月重訂。從人。婁聲。力主切。古音在四部。周公韤僂。韤者、足衣。韤僂者、由足背高隆然如背之僂也。未聞出何書。或言背僂。周公背僂見荀卿、白虎通、論衡諸書。白虎通云。傳曰。周公背僂。是爲(wèi)強(qiáng)後。成就周道。輔於幼主。僂後主爲(wèi)韻。